2018年6月25日星期一

改变内心 Change Your Heart / Mind

2018年6月11日
不要只改变人的行为,要改变人的心
《耶31:33》朱志山 牧师

各位,我们活在一个不理想的世界里,常常与人会有摩擦。比如说:可能我们在工作时,会觉得某个同事非常懒惰,做事情不负责任;或者在家里觉得孩子跟我们说话没礼貌,学习不上进,常常玩手机等等,我们都会遇到人的许多软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的做法就是直接说他们,或是跟他们讲很多的道理,要求他们的态度与行为快快改善。就算我们不说他们,心里也一直在论断他们。我们的整个的关注可能就只是放在要他们的行为检点,不想他们一直使我们很难做,或是很难受。

各位,我们是否常常落入这样的处境呢?有否发现这样的想法是这么普遍的在我们的心思意念里运行?其实,我们有否深入的思考,那是主的心思吗?那是主怀着的心肠吗?往往,当我们要求另一个人改变来迎合我们时,我们的想法是很直接的,我们只想达成一个理想的结果,我们没有想到要怎么帮助那个软弱的人,我们不会深入的想到他心里的难处。我们只会想:“我已经告诉他了。但他就是不愿意改”。

其实,这样一来,我们就无形中成为那软弱者的控告者,我们的眼光、判断与言语都很容易的会控告那人。所以,你要思想,你是否与人很难相处呢?你与同事、同工,甚至是家人都很容易产生摩擦呢?让我告诉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一直关注的是要改变他人的行为,却不是要真正认识一个人而改变他的心。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改变人的行为。比如说,有时当孩子带着不良的态度与行为时,我们要马上纠正他。但我们一定不要忘了,我们在要改变他人的行为的时候,更重要是要改变他的内心。

亲爱的弟兄姐妹,在《耶31:33》耶和华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这是神说的,各位明白吗?神虽然颁布诫命与律法给以色列民,但他的本意从来不只是要借着律法来改变他子民的行为,他的本意是要改变他子民的内心。他不是要他的子民忍耐不犯罪,乃是要他们喜爱上帝的公义与慈爱,以至他们能自愿行善。所以,神说要将律法写在他们的心上,律法的精义就是爱神爱人。

弟兄姐妹,从这里我们要得到主的心。当我们与人相处,看见人明显的软弱时,我们先慢下来理解他心灵的软弱。我们不要这么快要纠正人,或是要给人压力。特别是人长久的软弱,我们不要马上以律法式的说法要改正人,乃是:

1、 先要接受那人的软弱。
比如说:一个孩子已经长久地沉迷手机;一个同事已经习惯性的懒惰;一个同工已经常常无心服侍,或无心参加聚会了。试问,在那时候,我们能说他,能强迫他改变吗?不能,反而你要以主的眼光来看他,先以主的心来接纳他。

2、 要尝试理解他总是“不能改”的因素。
可能有时是他有一些的障碍,或是有一些的苦衷,这些都是我们要客观理解的。千万不要带着“我能,为什么他不能”这类的想法。这类的想法一定叫你说出给人压力的话,或是给人感到更加无能厌烦的话。你要知道,神造每个人不同,每个人的软弱也都有他的背景。当一个人不能马上从软弱中走出来,他不但在理性上要被说服,他的心性也要受到滋润。实际上,他也需要受到引导,直到他能够走出他的软弱。

3、 要预备心牧养他。
有时,不要单指责孩子玩手机,给他一些任务,或花时间带他出去运动。有时与同工在一起,不要单单只有服侍当中才接触,也不要只有讲事工,在其他时段也要坐下来闲聊谈心,理解彼此的心声。有时与同事在工作上有摩擦时,不要只有关注工作,我们也尝试与他们一起在下班时间吃饭,多认识彼此的为人与他整个家庭背景。这些就是一种的“牧养了”。在这过程中,你要认识那个人,你关注的是那个人。当你这么做时,人就能感觉到你的爱心与开通,甚至是你对他的理解。渐渐的,我们就能借着沟通来改变他们,甚至将人带出他们的软弱。而当他们被改变之后,会发现不但是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改变,就是他们的心也改变了。

当然,若我们面对的对象是非信徒,我们的宗旨还是要将他们带到基督面前,让他们认识福音。因为只有他接受了基督,神进入他的生命后,他才能经历那心意更新而变化。但若是我们要影响我们已经信主的家人和主内肢体,我们要活出基督的样式,使他们因接触了我们之后,悟性被开启,心里得释放,以至能自愿的改变。这等的改变是最美好,也是最真实的。那就如同主的律法刻印在他们的心版上了,使他们喜爱主的圣洁,并且自愿爱人的生命。我盼望你能在与人相处时,如此将基督的香气散发出来,使很多与你相处的人不但是行为改
变,乃是内心真实的改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