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6日星期五

遍地黑暗,主耶稣被钉 Darkness All Around

十一。马太27:45写主气绝于申初,未记被钉时间,午正到申初遍地黑暗;马可15:25说巳初主被钉,申初主气绝,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路加23:44记主气绝于申初,未记被钉时间,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总括以上所言,主于巳初被钉,申初气绝,但约翰19:14-16,正午时彼拉多还在审问主,他未记主被钉与气绝时间,请问约翰怎么写午正时主还在受审呢?

根据经文的描述,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所记载主被钉的时间都没有冲突,主大约是在巳初,即上午九时被钉的,约在申初气绝,即下午三时身亡。如今问题只发生在约翰福音所记载的时间,为什么约翰会说,到午正,即正午十二时之时,主耶稣还是在受彼拉多的审讯?我们研究约翰福音记载主耶稣受审的过程是这样的:第十八章记载彼拉多盘问耶稣是不是犹太人的王,及至听到主耶稣指出,祂的国不属这世界,彼拉多就知道,主耶稣并不是犹太人所指控的革命党领袖,于是就想要释放耶稣,无奈犹太人喊叫,宁愿释放大盗巴拉巴,也不要释放耶稣。

然后第十九章记载彼拉多吩咐兵丁将耶稣鞭打戏弄一番,以为这样就可以息犹太人的怒气,耶稣就可以释放了。谁知告耶稣的犹太人定意要杀死耶稣,并且指出、如果彼拉多释放耶稣,就不是罗马大帝该撒的忠臣。彼拉多听见这话,想要知道这是不是全体百姓的意愿,于是就带耶稣来到外面一个公众广场,名叫铺华石处,要听听群众的意见。经文记述到这里,就突然写出第十四节这样的一句话说:「那日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约有午正。」然后接续下去继续记载百姓高声喊叫说:「除掉他,除掉他,钉他在十字架上。」彼拉多看全体百姓都清楚表示要杀死耶稣,于是就决定不理这事,干脆交给犹太人任由他们把耶稣带去钉十字架就算了。

按上述的记叙方式来说,作者分明是以十四节为转折点,和主被杀整件事的关键性时刻,让我们来细心研究这第十四节:「那日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这句话,是为要暗示耶稣好象「逾越节羊羔」一样,就在这个时间「预备好快被杀了」;「约有午正」这句话,关键是在「约」字,它暗示、「逾越节羊羔预备好」是因为这时候全体百姓决绝地决定要杀死耶稣,而那个决定,是由百姓喊叫「除掉他」开始,发展到「午正」就完全肯定了,正如下文犹太人为耶稣的罪状与彼拉多争辩说:「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王」。所以作者以「午正」为耶稣被杀过程中最叫人触目的时刻,因为这时刻最少有两个含意:其一、为表示百姓在「光天化日之下,清清楚楚地表示不要耶稣做他们的王」;其二、这时「遍地就都黑暗了」,这不单是密云遮了太阳的意思,应该还有「黑暗势力掌权」的意思。

——来自《信仰问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