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甚至可以利用一个不该有的苦难来试炼我们,让我们愈来愈像耶稣,荣神益人。我该关心的根本议题并非如何摆脱这种光景?而应该是我能从中学到什么?这不是一个被动屈服的姿态。
如果约伯在危难的当下,信靠的是上帝的掌权,那么,他最终真正信靠的,是上帝的属性。约伯得到的,不是哲理或神学的答案,而是亲身经历上帝全能、慈爱、信实的属性。
上帝关心的是加增约伯的信心,而不是满足约伯的好奇心。即使我们不明白祂的作为,上帝仍然是我们的倚靠。祂的本性永不改变。上帝有权做祂要做的事,因为祂掌管万有。上帝的作为自有祂的道理,因为祂良善又有智慧。
约伯记突显出一条强而有力的真理。我们需要时常思想上帝,心中充满与上帝相称的思想。一切不相称的意念,会让我们偏离正道,陷入险境。我们若要活出有意义的生命,上帝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没有祂作我们随时随地的座标,让我们以此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我们一生注定要踉跄颠簸。
祂胜过试探所用的资源,和我们这些祂的追随者一样,就是上帝的话。性、美食、婚姻、金钱、娱乐、财物──这些东西本身都是美好的,但要按着上帝的旨意,在祂设定的界限内,我们才能尽情享用。上帝设定这些界线,原是为了我们的益处。一旦把这些事摆在首位,放纵自己的欲望,我们就跌进了那恶者所设的陷阱。
尽管约伯记使我们正视了邪恶的问题,但它并不打算给我们一个理性的解答。相反的,约伯记向我们提出挑战,在面对百思不得其解的悲剧时,要定睛仰望上帝。
上帝对人类存在的旨意,就是在祂百姓身上,并借着祂的百姓,彰显祂的价值和荣耀。我们担负上帝的名声与信誉,不仅是在世人面前,也是在天上执政的、掌权的面前(以弗所书章10节)。人的首要目的就是荣耀上帝,并永远以祂为乐,我们这样行,就战胜了撒但,让上帝被高举。
撒但的目的则是要毁谤上帝、亏损上帝的荣耀、破坏信徒与上帝的关系。从撒但的言语中,你可以听到轻蔑的口吻。它不明白基督徒对上帝的爱,不是单单因为上帝的赏赐,基督徒爱的是那位又真又活的上帝。这正是约伯记的中心问题:不是义人为何受苦?而是义人为何侍奉上帝?世人皆有罪,行事都是出于败坏的动机,考量的是自己,不是上帝。
我爱上帝,是爱上帝自己呢,还是爱上帝的赏赐呢?如果上帝呼召我走受苦牺牲的道路,我是否仍然爱祂?上帝本可以不屑地直斥撒但的傲慢说:「我不需要向你或任何人证明什么。」受到上帝的轻蔑,撒但完全是自取其辱、罪有应得。但上帝没有这么做,反而允许约伯成为一个试验品。
约伯并没有妄下断语,以为自己不明白的事,就必定与上帝无关。他没有受囿于自己有限的智慧,而否定上帝至高、绝对的主权。我们也必须如此。撒但虽然为所欲为,但始终不出上帝所界定的范围。
上帝说得很清楚,约伯的苦难不是出于他的罪,而是出于他的义。苦难并非都直接来自个人的罪,但活在这个堕落世间,就难免要遭遇苦难。没有一个人可以幸免,不受堕落世界的影响。受苦或许是冤枉的,但它绝不是无的放矢。
约伯在这场无形的争战中,被推到了最前线,撒但在此寻隙贬损上帝的价值与荣耀。我们所面对的议题,其重要性远远大过我们自身的平安与福乐。约伯的经历提醒我们,人生所遭遇的风暴与苦难,都是上帝与撒但交手的争战中的一部分。在地上生活,有些方面我们看不到,但我们确实是宇宙之战的一部分。上帝未曾应许我们生活没有挑战,而我们回应人生挑战的方式,直接影响到我们是否能达成荣耀上帝的目标。
耶稣说撒但是「世界的王」,祂没有说那恶者在世界上的权柄是合法的。不当的使用圣经,会将上帝的话语变质成为撒但的声音。单单引用圣经还不够,我们引用圣经,必须要高举尊崇圣经的本质:圣经记载的是上帝的话。
圣经是上帝所启示、具有权柄的话语,但必须在上帝的权柄下运用,要与祂的本性和目的一致。祂受的试探,也指明一些恒久的导航原则,这个原则指引了主耶稣的生命道路,也应该是我们生命道路的指引。
— 盖瑞恩(Gary Inrig)《穿越人生的风暴》
(这本小册子节选自盖瑞恩的《真北方》(True North)一书,该书已由RBC Ministries的探索出版社出版。盖瑞恩牧师毕业于德州达拉斯神学院(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目前在加州雷德兰兹市的三一福音自由教会担任牧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