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清
人的心灵里无罪是最重要的。因为整个灵界的原理是按着主的慈爱与公义运行的。按属灵原则来讲,有罪的必定会被定罪。因此若一个人的良心有定罪感(心灵污秽),这也同时显示那人正看不见上帝的爱,他的属灵生命是正在受到诸多攻击,许多肉身与地上的祝福不但无法临到他,反倒失去。
这一切的起因都是从罪所带来的定罪而来。因此耶稣基督来,是为了还清我们所有的罪债,使我们的心灵再不被定罪,以致能享受在祂里面的丰盛人生。
其实当我们的心灵不再被定罪时,上帝的智慧与能力即时会临到我们身上。我们所有身、心、灵、生活、人际关系,经济,事奉的问题都因此会得解放的。事实上,上帝从未离开我们,也是我们随时的帮助。上帝在我们所面对的每个情况里都愿意我们兴盛,在每个问题里都愿意我们得胜有余。
正如《约叁2》说:“我愿你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你的灵魂兴盛一样。”按绝对的属灵原理来讲,当一个人的灵魂兴盛,他的一切都会兴盛。这是绝对没有例外的。那么,人的灵魂不能兴盛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他的心灵里受到责备。因此若一个人认识了十字架所还清的罪债,因此享受了在不被定罪的心灵,他的心怀意念所发出的功效,将使他凡事都兴盛。
主耶稣基督的死是荣耀、是得胜的。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经还清我们一切的罪债了。如果我们的罪债不被还清的话,我们今天就没有祝福了。我们不能真正的爱上帝。我们心灵无罪是最重要的。可是我们的心灵现在无罪吗?我们家庭、婚姻、事业失败没有关系,但是我们的心灵要无罪。我们现在得不到祝福、我们现在会面对问题是因为我们心灵有一些东西在责备我们。
什么叫心灵里面有罪?我们心灵里有愧疚感、我们的良心发现,觉得我们做错什么。有一些罪一直在我们的良心里。在我的良心里,我感觉到主不太喜悦我。这个叫定罪感(condemnation)。主虽然已经全部还清了,但是我还是不能爱自己也不能蒙爱。我有一点软弱的时候,我就会很自责,这个叫定罪感。
我们心里有控告感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惧怕、愤怒、烦恼、怕输、怕倒霉。这些怕的感觉使我们失去一切(例如:失去钱、人的爱、智慧、人的尊敬)。这一切是从我们的定罪感、责备感、内疚感、愧疚感而来。这个叫作撒但魔鬼的控告。
上帝定的是:在灵界里是上帝一切的爱、一切的公义。所以只要我们的心灵有一点看不到上帝的爱,感觉主不太喜悦我的话,很多的祝福就在我们心里停止了。其实对信徒来说,最可怕的并不是罪。因为主已经全然在十字架上解决我们一切的罪了。所以最可怕的是我们良心里面有定罪、有责备。人的心灵被责备久了,他的容貌 不好看、身体也会被魔鬼倾入。
举例来说,经济风暴来的时候,人是怎样的?其实经济风暴是没什么的,因为它来了会走,但是在那个时候,最严重的事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惧怕。为什么人会惧怕?因为在那个时候没有一个人看见上帝仍然掌权、活着、爱、信实。
人会惧怕因为他们的心灵有责备。人被责备之后,无论遇到怎样的问题,他是不会找上帝的。没有一个人会想到问题是上帝的爱、问题里有上帝的祝福。他们只信报纸所写的。人心里的惧怕使人不能面对上帝。
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得不到一些祝福、得不到医治、事业的门路总是打不开?我们一直遇到一些人际问题?不是我们做的不好、做的不够。乃因为我们的心灵里有一个责备感。
灵界的律是:从人的心灵得祝福的。我们一直指责孩子的话,孩子长大后心里会有许多创伤。被指责的人永远不能改的。撒但是指责、控告的灵来的。牠会用我们旁边的人控告我们。我们接受指责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成功了,所拥有的祝福也会慢慢失去掉。
有些人问牧师和师母,他们在教导孩子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牧师虽然也看过一些孩子心理学的书,但是叫他真正成功、有智慧的秘诀是在孩子教育里,无论做不做得好,他都不接受任何的控告、责备、内疚。
虽然牧师教导孩子的时候也会做得不完整,但是他绝对不接受内疚。师母在托儿所教孩子过后,得到很多的怨气、同时得到很多的内疚。牧师给她的答案是,她是最好的老师了。是主叫她成为老师、成为母亲的。所以她不要接受任何的责备。
我们不接受责备,控告的时候,我们得到智慧、心里的力量、会得神的怜悯。其实罪人人都有,但是主耶稣基督已经还清了。很多人虽然信主的时候得到一次的释放,但是很快他们又会发脾气、感觉不到十字架的功效,那时候是他们被控告了。
主耶稣基督十字架还清的功效要进入我们的心灵里,成为我们昨天、今日、到永远不责备我们的根基。我们不能的时候,更是给我们恩典。我们信这个,我们才能够蒙福。我们得到不定罪的信念后,我们的一切才会开始蒙福、门路才会打开、蒙恩的遇见才会得到。
身体有疾病的人不要想『我们就算疾病得到医治,我们还是会亏欠上帝的』,我们的身体不得医治就是因为我们常常这样想。我们的钱财不来、事业不来是因为我们有亏欠感。我们一直以为自己做的不好、做得不够。
牧师真正得释放是当他绝对了解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他每次做错的时候,他越能够享受主的“还清”。他看的不再是自己的软弱,乃他是主所爱、所怜悯的。《约壹3》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的心不责备我们,我们向上帝能坦然无惧,我们所祈求的都会得着。约翰也在《约叁1:2》说,“愿你们身体健康、凡事兴盛,如同你们的灵魂兴盛(灵魂不被定罪、不受责备)”。
1.耶稣基督十字架「还清了一切的罪债」《罗2:12-16;3:21-24;4:4-8》
读《罗2:12-16;3:21-24》
《罗2:12》凡没有律法犯了罪的,也必不按律法灭亡;凡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也必按律法受审判。犹太人有律法,外邦人没有律法。就算神没有给人律法,人还是会被定罪的,因为人有良心。良心成为人的律法、准则。所以人无论有没有律法都会灭亡。
《罗2:23》世人都离开了上帝。
《罗2:24》然而在主里人是白白称义的。这与他的行为、善举是没有关系的。完全是基督自己出发而来的。所以救恩不是选择来的。若是自己选的,那就是自己的义了。
读《罗4:4-8》
《罗4:4》“做工的”=自己行出来、自己选择的。那个不是恩典。
《罗4:5》“不做工的”=不看自己的行为、条件。
《罗4:8》这句话很重要。虽然人会软弱、跌倒,但是上帝不算为有罪!有福的人全部都会得到上帝的供应、医治。我们的心要100%接受。
1) 罪是必定要还清的
* 罪的代价还清之前,人的良心一直受控告,而受控告的心灵含着刑罚感,以致必有代价。
* 但事实上(按神所定的属灵原则),除了那无罪的代替有罪的还清罪债以外,人的罪债不能还清。因此若一个人靠自己的德行,牺牲,受苦,修行来还罪债,将会受到更严重的诅咒。
* 另外,若一个已经靠基督恩典得救的信徒来到神面前,却不单单以基督的义为还清罪债的根基,反而多靠良心,准则,律法,行出的义来得蒙神的怜悯,他在面对罪与软弱的事情上,一直不能得释放,反而会看见自己的罪越来越显大。因此,大卫君王说: 「不是不犯罪的人才有福,乃是神赦免,神遮盖,神不算为有罪的人才是有福」。 《诗32:1-2》
罪是一定要还、且要还清的。在还清之前,我们的良心没有办法不受责备、被控告。
教养孩子的人不是教导的不好,乃是良心被控告所造成的。
一个人犯了法之后,他若没有坐过牢还清他的刑法之前,他的良知会捆锁他、他会有惧怕、怕被抓、怕报应。
人有刑法感的时候,他的一切都会慢慢失去掉。举例来说,有些人偷了几百万的钱后,逃到国外去了,最后他们被捉往往却是因为他们自己自首的。
2) 不但罪是要还清,定罪感更是要解决,才能享受在基督里丰盛的人生
* 罪(离开上帝的状态)→ 定罪 (魔鬼诅咒与控告人的心灵)→ 惧怕感,刑罚感,无能感,愧疚感 → 一切的问题
* 耶稣基督来,还清我们一切的罪债,更是要将那还清的功效带进我们的心灵里,使我们借这心灵享受丰盛的人生。
* 无论罪大小或多少,只要心灵从基督的还清得着称义的确据,解除定罪感,生命生活里的一切问题一一会得着解决。
耶稣基督是无罪的。但是祂自己为有罪的我们还清所有的罪了。
主一定要完全受咒诅、死、埋葬,才能进入我们的心灵里真正释放人,把罪的压抑完全还清。
有些人不能接受这个“荒唐”的道理。他们认为人自己做的,自己要承当。
有罪的人是已经判死刑了。被判死刑的人怎么能够为自己定要做五年的牢、或自己行善来偿还?判死刑的人怎能为自己的罪还清?
当然基督徒信了主之后还是会软弱、还会犯很离谱的罪。有些是信徒有自然性的软弱,但是只有一个观念会叫他们死。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基督徒、自己是亏欠、没有忠心的。因此他们尽量要事奉主、尽量不要做坏、尽量不亏欠主恩。
他们犯罪后,他们觉得自己受苦是应该的。上帝不祝福他也不要紧。自己穷是因为自己过去做错过什么事情。如果有这样的思想,他又回到同样的光景、定罪的光景。
如果我们犯罪、软弱后,感到内疚、受责备,罪会更显大。想到自己的过错而折磨自己而更痛苦。
3) 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就是要从祂所爱之人身上除去一切定罪的灵
* 对已经蒙受基督十字架恩典的人,比软弱犯罪更严重是心灵里常常有定罪感,以致时常带着内疚,自卑,亏欠,愧疚,不洁净的自我形象与心怀意念生活。因此我们在地上的属灵大战,不是努力不犯罪,乃是努力不要忘记基督十字架的一切成就与还清。十字架的还清若稍微不捉着或轻视的时刻,我们便会被控告。因此我们该蒙受的许多祝福将会被阻挡。
只有那位无罪的主为我们还清了,我们每次软弱时,我们仰望着祂。
不要让任何的内疚感进来。从那时起,我们的问题开始停止、心开始得释放。
《诗32:1-2》大卫说,“的赦免其过、遮盖其罪、主不算为有罪,这人有福了!”
我们越软弱的时候,我们要越仰望主。
人没有钱的时候,虽然有缺乏感,但是不要被控告。主了解,主会为他预备。因为他是主的孩子。
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情况都能仰望十字架的恩惠、接受十字架的爱,他面对的问题不会伤他,反而会成为最赐福他的情况。
上帝必赐福于我们的根基在于十字架。上帝不定罪于我们的根基在十字架。
人生来就有罪。离开上帝的情况下,无论做什么都在犯罪。这个叫『原罪』,人也有自犯罪。
人信了主之后还是会犯罪的。但是罪的麻烦在于定罪(良心)。
人被定罪之后,人有惧怕、有烦恼(觉得上帝不会帮助他)、怒气、愧疚的心怀意念。人一生的果效从心发出,我们的心态带来一切的问题,这个就叫福音。
问题的根在于“定罪”!因此主在十字架上已经还清所有的罪了。
虽然我们已经属于上帝了,但是有一个声音、思想、良知一直告诉我们,我们做得不好、做得不够。
保罗是懂福音的。他叫我们小心我们的良心,也叫我们要小心,不要伤别人的良心。
人的良心被伤到之后,不好。所以我们不要因吃的东西使人跌倒。
很重要的不是我们做的行为,乃是我们的良心被指责后我们无法完整接纳主的祝福。
我们不能接受万民因主蒙福,所以祝福真的不来。
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都会吵架、妒忌、小气。问题是我们妒忌后,我们感觉不好。但是我们妒忌后,我们能够仰望主,接受祂的还清后,我才能得释放。
每个人都会生气,但是圣经叫我们不要含怒。
我们含怒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主是不会祝福我的,因此接下来会有更多的生气、无能、什么都不能做。
什么是幸福的人?就是生气后就算了。生气后自己一直自责。若生气两天,那么两天的祝福我们不会得到。
我们每次觉得明天不会好的时候,我们要仰望十字架。耶稣已经在十字架为我们承受了。
主在我们心灵要高举的是十字架、十字架的功效。无论怎样,我信我是主爱的。
师母告诉牧师,她不是聪明的女人。牧师给她的答案是,人不聪明但是能够信上帝,他是有福的。一切的智慧是从敬畏神(信心)出发的。
2. ‘还清的信仰’不在于行为,乃在于「心灵」《罗7:4-6;8:1-39》
十字架的还清是从心灵产生的。
不再看自己的行为。虽然还会做错,但是不再看自己的错。乃看主的公义、主的宝血。心灵有绝对的信念。什么样的信念?就是我不再受责备,上帝绝对会赐福我。
读《罗7:4-6》
圣经说凡在耶稣基督里面的人要用心灵的新样来面对祂。
v4 我们在律法上已经死了。所以不要用律法来控告自己。我们要结果子,绝不能靠按着律法、诫命、或人的准则来做。
读《罗8:1,15,26-28,39》
心灵的新样就是有一个绝对的信念:不再定罪的信念。虽然会做错,但是不定罪。
我们不定罪是因为主已经为我死了。我们每次犯罪的时候,我能够仰望着主。
v15 父喜悦我们不是因为我们的做得好、做得对。上帝喜欢的就是我了。
v26 我们软弱的时候,圣灵帮助我们。彼得跌倒前,主已经知道了。我们软弱的时候,我们要想那是上帝帮助我们的时刻。
《罗8》写的是绝对,是我们要放在我们心灵里的。
举例:牧师伤了弟兄后,弟兄来找牧师告诉牧师他被牧师的话给伤到了,如果这时牧师马上为自己解释、反击,那表示他心里面已经被责备了。
主知道我们会软弱、会犯罪。所以祂为我们死了,主已经怜悯我们了。
1) 基督已为我们还清罪债了,不可回到仪文的旧信念,乃要以「心灵的新信念」跟从主
* 仪文的旧信念 = 蒙了十架大恩后,还是以守律法,诫命,准则来多得取上帝的喜悦与祝福。
* 心灵的新信念 = 《罗8》的「不定罪的事实;我已经是上帝最喜悦的儿子的事实;圣灵在我软弱当中绝对帮助我,为我代求的事实;上帝在任何情况使万事互相效力,叫我得益处的事实;上帝在任何苦难,试探,软弱,羞愧,问题都叫我得胜有余的事实」成为我绝对的信念(确据)。
* 上帝在十字架的还清是永恒与绝对的事实,所以我们绝不可以自己相对的情况条件来接受那功效,凡要一律接受。
上帝不喜欢我们还捉住仪文的旧样(准则、对错、良心)活。因为我们以仪文的旧样来活的时候,我们就不是捉住恩典、捉住十字架来活。
主死在十字架上不是为了叫我不再犯错。乃是要我活在爱里、活在接纳里、能够接受祝福、接受爱的心灵里。
上帝还清就是还清了。我们再有软弱,自己面对上帝就好了。也不用彼此道歉什么。
基督徒需要悔改吗?悔改是“回到上帝的义”(turn back to God)
我每次软弱、犯错的时候,要回到耶稣基督的义,不要回到自己的良心。
我们回到耶稣基督的义,我们得洗净,后面会好的。
对已经蒙恩,信主的信徒来说,我们只需要洗净。接受上帝的义、上帝的怜悯。
这个叫信念(确据)。有这个信念后,我们才会有信心。
信念对了才能带来正确的信心。
2) 还清的信念必定带来「坦然无惧的信心」
* 圣经里信心的伟人的共同点:
1 虽会软弱,心灵绝不受责备
2 因此有坦然无惧的信心面对仇敌(问题)
《亚伯拉罕与罗得的例子》《大卫与扫罗的例子》都显示信徒的成功与失败断定与他们的心灵认不认识十字架的还清。
信心来之前,我们必定要有绝对蒙爱、不受责备的信念。
举例:亚伯拉罕和罗得。罗得为什么会家破人亡?
是不是罗得跑到上帝不喜欢的地方去?亚伯拉罕也是。他遇到饥荒的时候也跑到埃及去。罗得去的地方充满同性恋者。亚伯拉罕也是娶了上帝不喜欢的女人。所以不是他们的行为了。
亚伯拉罕做错后,他没有自责的心。但是罗得有。
罗得心里一直受自责。他受自责的时候,没有信心,不能来到上帝面前。但是亚伯拉罕做错了,他到上帝面前献宝血的祭。他求主怜恤他。所以亚伯拉罕走完他的人生后,圣经说亚伯拉罕凡事都蒙福。圣经连他的罪也不讲。罗得是犯罪后一直远离主、被控告。这个是信徒被欺骗的地方。
罗得和亚伯拉罕都是上帝爱的,但是为什么他们有不同的结局?很多信徒都去教会,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局?
大卫跟扫罗的不同又在哪里?大卫也犯了很严重的罪。但是大卫求主怜恤他。他马上接受上帝的爱。他犯奸淫后,他还有脸求上帝不要杀他的孩子。他是真的蒙爱的。
扫罗只犯了一次的罪,就是他自己献祭。可是扫罗因那事而远离上帝。结果他更听不到上帝的声音而做出更多的傻事。他越来越糟糕。到最后自杀。
他们的不同是一个有耶稣基督的宝血。另一个只靠自己的良知和律法。
* 人的信心 = 人的眼光与心怀意念:当我们的心不责备我们时,我们有坦然无惧的信心(眼光与心怀意念)。当我们以那眼光与心怀意念看待人或事情时,凡我们所愿意的,就必给我们成就。
举例:我们的心不责备我们时,我们看自己的孩子是上帝爱的、上帝教导、上帝怜恤的,由这等信心出发的眼光叫我们的孩子绝对蒙福。
信心不是自己出发的。信心是要放在耶稣基督绝对爱、不离开我的根基上。
我们的祷告常常是“但愿主成就这事、但愿主成就那事”。这样的祷告是没有信心的祷告,我们的祷告应该是“上帝必定会成就…”
什么是信心?就是我们祷告的时候,心不被责备。那么我们的祷告是必定会成就。那就是信心。我的心不责备我的时候就是成就了。
我们要学这个信心、心不被责备的功课。
3) 心灵不得责备的人自然喜爱上帝的律法《诗119:97-100》
* 但这并非是按守律法与诫命来多得上帝的喜悦与祝福,也不是以此来得无愧的良心。乃是从上帝的律法,命令得着智慧来胜过仇敌,以致得胜有余。若主的教导与命令有所行不到的,也是不需内疚,单单仰望主的施恩,就看见主额外开恩。
上帝的律法重要吗?十诫命重要吗?
律法是叫我们知道罪的。所以我们知道罪之后,律法的功用已经完成了。
在耶稣基督里面,律法不是辖制我们的。律法乃成为我们的智慧。
律法教导我们,使我们知道如何对待人,如何教导孩子等。这是叫我蒙福、成功、得人尊敬的智慧。
我们做不到的时候,我们也靠上帝的施恩。如果等我们什么都做得到上帝才赐福,那已经不是施恩了。
律法给我们一个智慧。但是我们做不到的时候,上帝会给我们恩典。
上帝是爱。祂给我们律法是为了保护我们也给我们智慧。所以不要因为做不到而感到对不起上帝。
3. 心灵还清罪债之人必定得着证据《约叁 2》
1) 心怀意念的证据:心灵不再定罪的人,必定常常喜乐,凡事谢恩,不住能看见主的美意
* 信徒不喜乐,并非自己的失败,软弱,也绝不是为主为人做的不够或不好,乃是没有领会十字架的大爱与施恩。若一个信徒凡事都看见爱,软弱当中也看见主的施恩,他自然会喜乐,心里有能力。(在主里的喜乐,就是信徒的力量了!)
罪已经还清的人必定有证据也必定是喜乐的人,也常常能够感恩。
信徒不喜乐是因为被责备。例如想到自己没有为家人祷告、自己不好等。
喜乐是第一个证据了,不应该受压抑感、定罪感。
新加坡人的定罪感是很强的。在读书的时候,就算不明白也不敢发问,新加坡人是以怕(怕定罪)出发。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让孩子发表,不要怕让他们犯错。他们才会在错里面学习被接纳。
我们教会是开放的,若教会什么都不敢讲,那教会是没有福音了。
我们讲是为了叫人得益处,但我们软弱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分享。
2) 身体的证据:心灵不再定罪的人,必定身体会健康
* 除了上帝所赐的一根刺以外,已蒙恩的信徒不可接纳疾病或时常患的小病(伤风,感冒,疼痛)为上帝所给的刺。人若时常患小病,或带着长久没理由的疾病,那很有可能是心灵受控告与责备所带来的。应当奉耶稣基督之名赶除去,之后检讨心灵,得着基督爱我的绝对确据,洗净了就不需再受控告,更不该惧怕疾病。
心不责备我们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
常常责怪自己、内疚的人会短命。
大卫也说“我总日埃亨的时候,我的骨头枯干”
人的身体、圣灵的殿都重要。展现上帝、荣耀上帝,然后活出主。
身体的美丽绝对是上帝的赐福。
除了上帝给的一根刺以外,信徒是不该会有疾病的。
我们有一点点的小病不是因为我们犯错,乃是我们的心灵被责备。
上帝不会随便降罚在我们的身体的,因此我们一生病了,我们应该要谨慎。
我们一直觉得不能的地方,我们要仰望上帝的十字架。
3) 凡事兴盛的证据:尤其上帝一直以来祝福的地方,更是加倍的会施恩
* 福音是叫我们凡事兴盛,而这兴盛必以日加增。所以当一个信徒得着不定罪与无愧的心灵时,上帝一来所祝福重用他的地方(例如:事奉,福音的门,经济,事业,家庭的喜乐,人际关系...),必定加倍得着兴旺的证据,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与应许。
我们的良心不被谴责的话,我们在我们的事业必定会爬得很快、我们身边的人也很快会到教会来、我们的钱财也必定迅速会增加的。
我们绝对不被控告,我们为我们爱的人、家庭、事业、祷告时,上帝必定会成就。这一切都是从还清的心灵开始的。
我们信了主之后,撒但会常常来试验我们对十字架的认识有多少。若我们不能将我们一些的软弱、罪、失败交给十字架,我们还一直以为自己要负一定责任的话,我们在那个地方的祝福会停止。
上帝已经饶恕我们了,上帝也要拿走我们被责备的心。
我们是蒙爱的。我们的罪已经还清了!
— 朱志山牧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