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7日星期一

脱离罪恶 Free from Sin

总要察验自己心里所为之欢呼和赞叹的究竟是什么

我认识一位九十几岁的老弟兄好几年,常常去他们家吃饭,听他的分享,请他为我祷告。在我看来,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属灵长辈。他几乎不谈他的过去,总是关心我们这些晚辈,非常持守真理。

直到近些年,我才在一本书上读到关于这位老弟兄的一段介绍,虽然不多,但仍足以让我感到惊喜。后来,我跟老弟兄提起这本书,并且鼓励老弟兄把他的经历著书立说,留与后人。

老弟兄笑着回答:“可是上帝并没有叫我这么做。”他不反对其他人把经历写下来,只是他没有从上帝那里得到指示。在他看来,人们期待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人”,甚至一个英雄。但他觉得要万分小心,不是为了满足人渴望崇拜人而写;若不是出于上帝的,都将归于无有。

作为基督徒,我们不追求世间的浮华,一心尊崇独一的上帝,在爱中顺服和服侍。这个决定和理想,往往又会推动我们不自觉地崇拜那些已经走在前面的圣徒。

然而,我们时常忘记:越是处在服侍最前线、最低微,付出最多、也最艰难的地方,就越会面对超乎常人的试探。而“在上帝我们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护自己不沾染世俗。”(《雅各书》1:27)我很惊奇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服侍的方向和警钟。

“不沾染世俗”,这谁能做到呢?就像范尼云的丑闻出来后,很多人便说,那一定是天主教禁欲教条惹的祸,要是范尼云结婚了,就不会惹出这些祸端了。然而,已婚的男人就不会犯淫乱之罪吗?也有人觉得这都是天主教体系的错,如果他们对管理体制加以改革,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机构体制里。

该隐因为上帝看不中他献的供物而非常生气,上帝当即警告他:“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参《创世记》4:6-7)

鉴察人心的上帝,总是在我们心中有恶念时,立即提醒我们。面对罪的试探,只要愿意,总能听见上帝微小的声音,提醒我们“要制伏它”。

靠什么制伏呢?靠着胜过一切的耶稣基督!

所以,在罪面前,在恩典面前,没有一个人可以自夸,只能指着主夸口。“不沾染世俗”的确很难,主耶稣没有叫我们脱离这个世界,可是他应许救我们脱离那恶者。如果我们愿意克制自己,将自己隐藏在上帝里面,那就是既不把自己交于人,受人的崇拜;也不追随名人,将心交于他人。

如今,文字和所有视听媒体,为寻找偶像崇拜的人,制造一个又一个偶像,在某些时候又亲自将它摧毁。在这个为了争夺粉丝和追求流量的年代,作为书写者,我们要在上帝面前,恭敬谨慎,让指尖流出的文字,不成为堆砌偶像的工具,而是忠于上帝的呼召,“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参《马太福音》5:37)。而作为读者,同样要保守自己的心,总要察验自己心里所为之欢呼和赞叹的究竟是什么。

就连耶稣自己,也常常退居到旷野,整夜祷告,调整自己的目光聚焦于天父。在人希望他赶紧上耶路撒冷去彰显自己的时候,他不去;在人希望他吩咐火从天上降下烧灭仇敌时,他静默无言;在人希望他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王的铠甲时,他却骑着小驴驹入圣城。

耶稣不必为了赢得人心而英勇无畏,也不必为了赢得人心而装作谦卑。他来,不是要赢得人心,而是更换人心。他给予人的,超过人心的期望和想象。他来,是为拯救人心脱离罪恶的辖制,在真理中得自由。


 ——以上的内容来自《海外校园》【OC福音】http://ocfuyin.org 

原题:范尼云被曝性侵,每一个人都应警惕“偶像”的陷阱

文 / 晨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