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的救赎:有两种信仰,1、人只要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不断地念他的名号,并加上苦于修行,死后便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享福快乐。这种信仰大约起自纪元前后,并在我国发达,最后成了一个宗派,叫做「净土宗」。依靠阿弥陀佛得救的思想,也叫做「他力信仰」,日本人信的也很多。
2、人必须要好好修行,勤修三十七道品,及其它种种方法,人只有靠自己的力量苦修,才能开悟,绝对不能依靠外来的任何神佛人等的助力。这种思想也就是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的主张。在我国,从前的禅宗行者最能代表这种信仰,因属自力解脱,所以称作「自力信仰」。在我国自明朝后,由于各种原因,已变成「禅净双修」,禅宗也好,净土宗也好,不少佛**都认为是一样,成了无所谓。所以,现今的中国佛教界似已不分他力自力,变成了一个「混合宗」(真正坚持自宗信仰者除外)。
凡不属净土宗的其它宗者,除密宗外,都能划入这个自力信仰之内。所诪密宗,在日本称为真言宗,信大日如来,注重咒语,与其它宗派又是不同。西藏佛教属于密宗范围,但与真言宗又不一样。
四、人在世界的地位:从六道轮回思想看来,人在这个世界是苦乐参半,既不好亦不坏,总比主在饿鬼、畜生、地狱等道受苦来得好些。因此,佛教要说「人生难得」,因为做了人后,才能有机会听佛法而开悟。据说畜生要先变成人,然后才能听佛法。佛教又说世界一切万物都有佛性(Buddhata),都是未来的佛,不单万物平等,人人也都一律平等,这就是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般涅盘经第二十七师子吼品)。
如真是如此,那么人与万物便成一体,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便要大打折扣了,既然连猫狗虫蚁等都有佛性,那么人有佛性有何希奇呢?不单不希奇,反而有损人的威严,因把人与人以下的万物看为一体之故。其实,说穿了,这个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思想,不过是从印度原有的泛神论信仰发展而来。再者,所谓人人一律平等,也不过是当年释迦牟尼在印度传道时为了争取更多信徒,高唱**四姓阶级制度而来。但以后逐渐推演结果,所谓佛性平等,也发展到人以外的动物、植物,一切山川草木国土身上去了,以为它们也都能成佛。再进一步更以为滚滚流水便是佛的说法,峨峨山岳即是佛身显现。佛即万物,万物即佛了。日本的宗教学权威加藤玄智博士称这种佛教信仰为「万有神教」。
五、人与人的关系:1、对别人-佛教从轮回观点出发,以为自己的前生以及各生中,都曾有父母,而他们在今世也都在人间道做了人。因此,凡此世界的任何男子即是我父,女子即是我母。梵网戒经卷下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如根据最后一句,那末,一切牛羊、一切鬼怪、一切飞禽、一切虫蚁,以至一切万物都成了佛**的父母了,因它们都是人道轮回中的众生。佛经虽如此说,也有佛**使用这些话批评别的宗教,尤其对基督教,说什么基督教只知爱信耶稣的人而不爱别的众生,但佛教却不是如此。佛教这种说法实在要不得,我们从未听说或看到有那一位佛**真心口喊相认一切陌生男子为父,一切陌生女子为母的。「一切」,当然也包括全世界的各色人种在内。
2、对自己家属-我国一般佛**从推演轮回思想结果,竟以为自己家庭中的每一成员,不是前来讨债索冤,便是前来还债报恩。无论父母、夫妇、子女、兄弟、姊妹,都是由于前生各种业力关系,而再投生在这个家庭中,以求重新互相解决前世的信冤,有的报冤,有的报德,有的收债,有的还债……。」(当代佛教演讲集中「妇女学佛应有的态度」一文)大致来说,凡对方对自己友善和好,顺服听命,被想成还债报恩;凡对方对自己凶恶残酷,倾家荡产,犯罪作恶等等,则属于前来讨债索冤。佛**就是用这种眼光来看家中的每一个人,如一个家庭的成员真是如此,岂非多么悲惨可怜?还有何快乐可言呢?因为大家的感情与生活都建立在利害关系上面罢了。我们很少听佛**说,家庭中父母以外的人,如夫妇、兄姐……,也都是自己的父母,照轮回道理及佛终来说他们也在一切众生之内,也应是佛**自己的父母才对,
六、人生的目的:一个真正热心的僧、尼或白衣信徒,他的人生目的,不单自己努力修道,希望有一天能得解脱。也热望未信者也能相信佛教。因此,便努力向人传扬佛教。这点,在各宗教间并无分别。
但佛**也许需要多注重种种修行工夫,因比,不知不觉地,他的人生最大目的便落在自己的苦修与期望开悟这方面去了,换言之,别人如何,我不管他,只要自己多多修行,早日解脱,便是达到我的人生目的了。大乘传**常批评小乘佛**,只顾自救,但在中国大乘佛**所表现的,也并不优于小乘多少。从前,在我国大陆各地,许多佛教丛林寺院,都建于高山森林之间,与社会人民隔离,度其与世无涉的自力自养自修的消极解脱生活。既已远离社会,所以他们对社会既不行恶,也不行善,不发生任何作用。
佛教的修行工夫多而且繁,如想真正做到,只有夜以继日行之,这样,仍尚难达到所要求的最高标准。试想,为自己的修行,解脱目的已够辛劳,那有多余时间去完成其它的人生目标呢?甚至号称他力的净土宗信徒,也必须日日夜夜努力念佛,方能达到所定修行的标准若干,试想那有其它时间再做别的事?今日我国佛教僧尼及信徒,在传教一事上似远逊于古时信徒,现在大家终日或念经拜忏,或营商做事,为解决衣食等生活问题而忙碌不堪,那有多余时间与心情再去做个人布道,达成所谓佛教救人的人生目的呢?要言之,佛教的人生最根本目的,是要自己努力勇猛苦苦修行,有一天能救自己脱离轮回苦海,以达所谓涅盘境界。
——来自:龚天民《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