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8日星期六

美好的见证 Good Testimony

病榻上事奉的典范

  华人教会中,一个人今天的“软弱”往往被他以往的“功绩”所盖,其他人甚至没胆量作出提醒,这是我在整个事件中最为痛心之处。是的,我们对教会领袖是有期望的,总盼他们的事奉不仅限于讲台上,亦能于病床上

  这让我想起同一教会中一位逝世十多年的女传道,她一生在教会事奉三十多年,六十岁退休时很希望教会酌情给她继续作传道同工,可是教会不答允。她在退休感恩会上向我们诉说未来数年将如何与丈夫去不同地方宣教。但神的安排却不是我们想像到的,在她退休后一年便确诊末期癌症,惟她不但没埋怨,更让丈夫拍摄她在医院病床上的见证作安息礼拜之用。

  这位女传道在病床上活活地见证了传道书的信息:“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传三1-2);“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三11)。

  因她相信人生不论际遇如何,即使在病床上也是“美好”的,故此她虽因化疗没了头发,但面上仍带著喜乐的笑容,身体虚弱至极仍有坚定信心;她对死亡的豁然、对死后能与主相见的期盼,感染了病房内其他病人及医护人员。

  这位传道人在病床上的见证深深打动了我。

不受限制的福音

  文首所提的牧者认为他的病及治疗过程会“阻挠”他的事奉,但外在环境真能“阻挠”我们的事奉吗?

  使徒行传二十一章记述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捕,最终被押到罗马软禁(参徒二十八16),然而“……有许多人到他的寓处来。保罗从早到晚,对他们讲论这事,证明神国的道……”(徒二十八23)而全书的总结是“凡来见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胆传讲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徒二十八30-31)保罗虽因外在环境不能像以往般自由、自决地到处传道,却没打消其传道心志,最终是神国的道仍得以传扬。

  其实外在环境不应影响我们事奉心志的。身为神的仆人,应否不要单向地认为只有在讲台上才是事奉,难道在病床上认定:即使患病神的心意仍是“好的”,不也是美好的事奉吗?这种心态是否更能鼓励信徒?


——以上的内容来自《传书双月刊》【香港中信】2019年8月号.第27卷.第4期.总第160期
原题:不只在讲台上的事奉,作者:小鱼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