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与人相遇
去医院探望朋友。她说,在确认这未曾谋面的孩子没有心跳时,她几乎无法面对,情绪难以抑制,整日以泪洗面。但她又说,这几日,软弱的她在祷告中,神用他的话安慰她:“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参《以赛亚书》55:9)虽仍悲伤,却得了安慰。
另一位朋友,在葬礼上说,“我虽然失去儿子,但我知道总有一日我们必会相见,因为神为我们,也舍弃了他的儿子。”
看似时间之下人与人相遇的死结,在这里却有了不同的打开方式。
这位荣耀的、无限永恒的神介入到有限的时间之下,在人与人、人与神之间,开辟了一条不同的相遇之路,这是何等奇妙的相遇之路。
神的儿子在地上的故事,要从耶稣的诞生开始。“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福音》1:14)
他的降生被人记念,可这一日的记念,不仅为了庆祝耶稣的降世,也告诉我们耶稣究竟为什么而来。正如约翰•麦克阿瑟在《圣诞礼物》中说:“他来到尘世是另有原因:为了受死。这是圣诞节故事中不常被人翻开的一页。圣灵在马利亚腹中如此塑成那双柔软的小手,为的是铁钉可以穿透它们。那双粉嘟嘟的还不会走路的婴孩小脚,将来有一天要走向尘埃遍地的山冈,在那里被钉上十字架。闪烁顾盼的眼睛,天真渴望的小嘴,那幼儿的头颅生得这样甜美,为的是有一天人们可以拿荆棘编作冠冕给他强行戴上。那稚嫩的身体,温暖而柔和,被裹在襁褓里,为的却是有一天人们用枪把他刺破。”
在时间之上的上帝成为人的样式,来到时间之下,来到这个失落的世界,成就了救赎之路。“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希伯来书》2:14-15)
耶稣用他自己的身躯来背负我们的罪恶,他承受了神全部的愤怒——那本是我们自己应该承担的惩罚。基督作了我们的替代者,被钉上十字架,他替你我经历了死亡。
这场相遇,我们从来不是主导者。他之所以来到人间,不是因为我们恳求过他,不是因为我们配得他的帮助,而是因为:他是一位有恩典的神。他对我们的仁爱和良善,完全是我们不配得的。他选择为我们去死,完全是他自己决定的,因为他有这个主权,而且又美又善。
每一个圣诞节,其实都在提醒着我们的流浪,提醒着人与人之间的背离、伤害和负重前行,提醒着我们无力自救。每一个圣诞节,也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这个好消息指向了一个孩子的出生和死亡。耶稣降生时,这个世界的人其实都是必死的;耶稣死亡时,这个世界凡接受他、相信他的人都有了生的盼望,这盼望可以穿透时间下的悲欢离合,生死哀怨。
每一年,辞旧迎新。对于基督徒而言,却正是思想与耶稣相遇的日子。更准确地说,是基督找寻我们的日子。人与人相遇,无论悲欢离合,终归是大地上的异乡者;人与耶稣基督相遇,在地上的每一天,都成了回家的时刻;我们在悲欢中也有了新的盼望;即使经历死亡幽暗之地,仍然有光照亮。
在这神圣的相遇中,我们的生活被赋予了意义,也被赋予了盼望。
你,期待这样的相遇吗?
——以上的内容来自《海外校园》【OC福音】http://ocfuyin.org
原题:此世,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遇(文/小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