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7日星期六

自尊与自卑 Self-esteem & Inferiority

要谈自卑与谦卑,必须先从“自尊”(self- esteem),自我价值及自我形象谈起。自尊与自我价值感一直以来是基督教与心理学界的辩论。 “自尊”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的感觉。二十世纪初 期,Alfred Adler 带出了“自尊”的概念,其他心理学家将之发扬光大。自70年代以来,心理学界与教会界掀起了“自尊运动”,有关“自尊”的学术研究一箩箩。心理学界认为人的“自尊”是个人心理健康的根本,简单来说就是必须喜欢及爱自己。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自然就有许多的心理问题。因此要有健康的心理,就必须先处理好个体的自我形象与自尊的问题。“自尊”与生活的满足感息息相关。高自尊的人自然就比较友善、活跃、自信、信任别人等。

无可否认,心理学是以人为本,神学是以神为本。因此神学就认为过度强调人的自尊会导致人的完全独立性、自我膨胀与自我崇拜,以至否定了神在人生命中的地位、作为,以及人是罪人的事实。到底「爱神、爱邻舍以及爱自己」之间是可以并存还是相互矛盾呢?不同的神学立场有不同的结论。笔者个人认为这三者是可以并存的。的确,圣经最大的诫命是爱神,其次是爱邻舍如同自己,但笔者认为这与「爱自己」没有太大的冲突。不错,「爱自己」是无神论世界的术语,也是心理学界帮助个 体在自我与人际关系中找到的平衡点。但这也是圣经的诫命,「爱邻舍如同自己」。如果自己都没有被建立起来,就根本谈不上所谓的背起十架跟随主,因为根本没有「自己」好否定!

当基督徒说「爱自己」时,我们是要活出神在我们生命中计划的精彩。活出身为人的尊贵,神的形象,活出健康的身心灵,发挥神给我的特色、恩赐,活出神让我想做的事。对基督徒而言,爱自己最终的目的与结果是荣神益人。也就是我的生命最终对社会是有贡献的!「爱自己」就是夺取上帝的荣耀吗?上帝的荣耀是非常伟大的, 不是小到我们这么一个决定就受影响了。反而当我们好好地活出健康、有果效的生命,别人就从我们身上看到了上帝的荣耀。

心理学强调的人之价值与神学是符合的,如身为人的尊贵、平等,是不需要外在事物去证明或赢取的。神造人是非常宝贵的。当然圣经也有另一方面关于人有罪的真理是心理学没有的。《圣经》告诉我们爱从神来。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爱不在别人身上,爱是在自己身上,因为管理情绪是我们的大脑。如果自己不想痊愈或不想活,没有人帮得到自己。反之,一个人下定决心爱自己、为自己活,复原的力量就来了。自然界复原的奥秘是神创造的。我们只不过是发掘了神所创造的复原力的奥秘而已。心理学有许多处理低自尊的技巧和方法,也有很多新的理论与学术报告, 这些都是神放在这个世界的智慧。

——原题:当神学遇上心理学的「自尊」

来自:马来西亚博爱辅导中心《博爱心旅》双月刊 第122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