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真实坦露并不能给信仰的实质添加或者减损些什么,却能够减少我们与这个世界沟通的壁垒,并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不惧怕坦露真实的自己
这当中的每个人都有着某些似乎一生也无法改善的困局,一生也没能清洗掉的污点,或者一生也没能实现的转变。可以说,13个人中的大部分人,如果活在你我身边,都将成为有争议的人,我们恐怕不够有信心将他们完整的故事当作见证讲给非基督徒听。
我们所熟悉的故事通常是:某个人归信耶稣之后,彻底改变,灵魂和身体上的痼疾完全消失,他得到了完全的生命,变得总是有盼望、有喜乐。我们喜欢谈论某位名人基督徒,常常从他们的生活中抽取一些美好光明的片段,而避讳谈论他们的阴暗面、失败和挣扎。
但13位人物当中的每一位,都在信仰和现实的张力中真挚地寻索一条实践信仰的道路,很多时候,他们的痛苦是因此而生的。这痛苦如此真实和鲜活,反使《灵魂幸存者》中的故事具有了某种出人意外的、深切的安慰能力。它通过直面人性的复杂,来展现信仰道路中的曲折和生动。每一个基督徒都会承认,信仰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这条路上有低潮、有怀疑、有痛苦、有失望,而我们往往会有意忽略它们,认为注目于光明的事对我们更有好处,或者,能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为主做见证。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2:8-9)如果我们对于恩典没有真的认识,我们对于上帝的爱也不会有更深的体察。正是那爱推动着一个个灵魂在渴望中不断追随着上帝的公义美善,并且不惧怕袒露真实的自己。真的信仰无需我们为之回避或者装点什么,上帝无需我们好意或刻意地“帮助”他。我们的真实坦露并不能给信仰的实质添加或者减损些什么,却能够减少我们与这个世界沟通的壁垒,并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读完《灵魂幸存者》,我想,信心不是由可见的道德和物质生活而来,信心并不需要一个完美的人间形象才能展示自己。信心来自于上帝的灵,成圣的过程是一个隐秘而奇妙的过程。在这当中,我们需要跨越灾难,跨越痛苦,跨越今世的评价和人心的褒贬,在最难以解释的苦难和失望面前仍然站立,并安静地等待。
信心来自于上帝那奇妙的恩典、完全的宽恕和牺牲的爱。在这一切背后,是那位有血有肉,有痛苦忧伤,更有永恒喜乐的、柔心慈肠的主耶稣。
——以上的内容来自《海外校园》【OC福音】http://ocfuyin.org
原题:荆棘路上的脚步——读杨腓力的《灵魂幸存者》(文/艾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