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觉得整个人都陷入了沉重的压力中呢?在大卫的诗篇里,有一段话正反映出这种沉重的情感。在《诗6:6》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泪,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湿透。这里我们看到大卫实在很沉重、害怕与无助。虽然这是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体验,但诗人似乎说出我们当中心里的情感。很多时候,我们是与诗篇的作者一起共走这艰辛的旅程,尤其回映出我们的失迷、无助、破碎和挣扎。那么,我们要如何从这艰辛的旅程走出来呢?
1、这旅程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情感的阶段:
1)向神倾吐。
这是从情感的描述开始的。《诗69:2-3》我陷在深淤泥中,没有立脚之地;我到了深水中,大水漫过我身。我因呼求困乏,喉咙发干;我因等候神,眼睛失明。这里我们看到诗篇的作者来到主前‘倾吐’他所有沉重和烦恼的情感,他向神诚实地说明了他伤痛的程度。
2)转而呼求神。
随着诗篇作者的情感旅程,他在《诗69:16》耶和华啊,求你应允我,因为你的慈爱本为美好。求你按你丰盛的慈悲,回转眷顾我。各位,虽然他向神倾吐他的情感,好像告诉神他有多么惨,但重点是他的情感转而呼求神的帮助,因他知道只有神能将他解救、赎回并恢复。我们可以在神面前发泄自己的情感,但这情感最终是转向神的拯救、公义与慈爱了。
3)坚定地信靠神。
当诗篇作者继续走在他的旅程中,他坚定地回应出对神‘信靠’到底。因他想起他对神的认识,他看见神的手在他的生命中作工,他反省神过去所赐予的恩典时,他的信心就被增强起来。当他坚定的信靠神,他在这旅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他向神献上敬拜与赞美的祭。这是在《诗56:12》神啊,我向你所许的愿在我身上,我要将感谢祭献给你。《诗13:5-6》但我倚靠你的慈爱,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乐。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他用厚恩待我。各位,当我们坚定的信靠神,那时,我们的信心就被坚强,能有耐心和坚持的心,等候信实的神,为此我们凡事能献上感恩的祭。
2、继续向前推进。
各位,这个三个情感的旅程并不是在一个晚上就能走完的,诗篇作者是经过一段时间才走完所有的路程。但是他继续向前推进,他持续走在过程中,持守在战场上。但我们很多时候只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我们向神诉说生命中所有的痛苦和不满,为的只是发泄或是可以带来短暂的舒解,然后我们就停滞不前。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必需继续向前,一路将我们的情感带到最终的目标——就是信靠与献上感恩的祭了。
3、耶稣经历了十字架。
但是这艰难的旅程不是这么容易完成的,如果我们靠自己的能力和忍耐,绝对不能完成,只有透过耶穌才能完成。主耶稣经历十字架的旅程来完成救赎。在《赛53:3》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
1) 耶稣的情感多受痛苦,常经历忧患。
当主耶穌在客西马尼园时,祂说出了祂的忧伤:“我的灵魂极度忧伤,几乎要死”(可14:34 )。祂甚至放声哭泣向神求救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可14:36 )。这里耶穌信靠祂天父的旨意,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来12:2)。最后,我们看到耶稣在十字架上大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27:46)。当耶稣在十字架上哭诉的时候,这就如同诗篇的作者在<诗22:1>说的一样。
2)主耶稣的伤痛哀哭体现了我们所有的伤痛。
其实主耶稣将诗篇作者的哀痛当作祂自己的哀痛,祂为祂的子民哀哭,体现了我们所有的伤痛。所以耶稣经历十字架是祂要呼吁我们,将我们所有的重担都交给祂。因着耶穌与福音的缘故,我们得以来到祂的“施恩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了”(来4:16 )。今天,藉着耶稣所经历的十字架,能够叫我们来到耶稣跟前,把我们所有的感情与担心都交托给祂,并知道祂垂听我们,关心我们,体恤我们,祂必定会在我们艰辛的旅程中做工,完成神的旨意。
各位,也许你正背负很多的重担,或处在一个伤痛、害怕、受冤或是不确定的境地。唯一我们所要做的事就是将自己的重担交托在我们救主的身上,呼求祂的帮助。主必定透过祂的灵和祂的话语坚固我们,并更新我们在祂里面的信心,然后我们高兴地用坚定的信靠与敬拜来回应主,我们生命中的艰辛旅程将吸引我们更靠近祂了。
但愿在你情感的黑夜中继续向前推进,信靠那位已经为我们在十字架上担当一切的主,那光明之子必在你里面兴起。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5)。
——以上的内容来自《每日以马内利第十二辑》【新加坡基督生命堂】2018年4月12日
原题:在情感沉重的旅程中信靠主
《诗6:6,69:2-3,16,56:12,13:5-6;赛53:3》 林丽雯 长老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