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4日星期一

被肯定重要吗?Is Affirmation important?

世人眼中的意义,是在于被看见、被人托起或肯定、或爱慕、或仰望。


只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流量明星背后,是千万个明星梦里跌跌撞撞的练习生。一栋举世闻名的卢浮宫,人们记得它的设计师贝聿铭,但不会在意是哪些人一砖一瓦地将它建起。


人们前仆后继地往最闪耀的一颗流星里钻,甚少人会注意那一个闪耀点下面,有多少微弱的、却不肯止息的光。被注目、看见的,只是那一小部分短暂闪光的人。大部分人在不被看见的挣扎中,要么咬牙坚持,要么沉沦失丧。


在全民自我曝光、信息即刻分享的网络时代,“被看见”的力量更为大肆渲染。叙述只关注当下,断裂了过去,也无暇顾及将来,这便意味着没有人愿意等待——人们不再耐烦于埋头苦干,或必须蛰伏铺垫的人生。镜头扫遍之处,即刻点击率即说明人心欲望之喜好,以为抓人眼球才能获得意义。


然而,有多少人愿意承认,不被看见才是日常。许多人在被看见的那一刻,喜爱回顾感叹自己曾不被看见的艰辛。但是否有人能够在身处不被看见、前景又暗昧不明时,也能够真心享受、甚至欣赏自己的现状?


歌手毛不易似乎是这样一个特例。他大部分传唱度甚广的歌,皆写在他做护士实习时下班一人落魄的10平米小房里,用细致平淡的日常刻画,道出平凡人未被看见时的生活。在这样未被看见的看见里,有一种因低落而真实、因隐藏而沉淀的经久力量。


可爱迷人的,其实不在结果是否被看见,而在于过程中,他们因在每一处细节的全力以赴中,自然地发着光,与自己内心深处的喜悦相连。这与他人的目光无关,却在不自觉中真切地影响着他人;他们的存在也许人们不会在意,但若没有这群人,是万万不可。


不被看见的日子里,是一个人抛却他人眼光,寻问自己所做之事究竟为何的炼洗。


真正能够影响生命的,不是他人凝视下的刻意造作,而是真正忠于内心、找到自我的表达,即使所做之事再微不足道,都可能有出人意外的价值。


最终,被看见也好,不被看见也罢,我们内心深处所无法摆脱的,是一种不自觉的渴望——我们所做的,或伟大、或渺小,或波澜壮阔、或细水流长,有一双目光,能够在低语处、在高歌时,向我们说一句:“做得好!”然后我们便能从心底里涌出难以言喻的长久满足。


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一目光与人对齐——上司、老板、父母、情人、工资、职称、点赞数、评论、粉丝量……或满足感得来迅速却即刻殆尽,或渴求不得而痛苦不堪。


能否有一双目光,不顾人群交错复杂的视线,不管人生沉浮境遇里的得失,能始终如一地、欣然赞许地望着我?


在不被看见的日子里,在淹没于茫茫人海的平凡中,我知道,我在努力寻找像保安大叔一样的目光,一双迎上我的全部,看着我努力与付出、迷茫与挣扎的眼睛,对我说:你是我所喜悦的。


幸而,我找到并迎上了这样的对视。他出现在我为准确翻译一个句子而查遍图书馆资料的时候;在我为策划一本书,翻阅无数本同类书,思考封面设计、内文版式的时候;在我无数个夜晚坐在电脑前,把自己的心敲打成屏幕上一行行字的时候。


我看到了那样一双眼睛——在无数目光从我身上掠过后,他依然温柔地望着我,紧紧地注视我;他是天父的眼,时刻提醒我,我或吃,或喝,或躺卧,或行走,他都看见。(参《诗篇》139:3)因是他创造了我,拣选了我,只有他才真正知道,并定义我这一生劳作的意义为何。


在他的目光里,我可以不再在意是否被他人看见或如何被他人评价。他目视我远去的路是独一无二的,是他专为我设计和成就的。迎上他的目光,我终于看到真正的自己——我或站在人群聚焦点,或一人埋头静默,都知道我的眼应注视何处,我手中所做的一切最终对谁负责。


“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歌罗西书》3:23-24)


不为人做,乃为上帝做。不意味着人不重要,亦不是刻意不要让他人看见,而是把上帝放在生命最重要的位置,上帝自会把我放在我最适合的位置为他发光——不是叫人们看见我,而是看见那使我发光者。 不被看见的意义,是最终要叫上帝被人看见。



——以上的内容来自第152期《海外校园》【OC福音】http://ocfuyin.org 

原题:不被看见的意义(作者:安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