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的那个黄昏,亚利马太的约瑟放胆去见彼拉多,求领取耶稣的身体。他买了细麻布,把耶稣用细麻布裹好,然后安放在一个从磐石凿出来的坟墓里,又辊过一块石头来挡住墓门(参可十五42-47)。当我默观这一幕时,深深被触动,眼泪不停地流下。我仿佛看到约瑟如何拥抱着满身鲜血的耶稣,轻柔细致地触碰祂,小心翼翼地擦净主身上的血水和钉口,然后战战兢兢地用细麻布一层又一层,从头到脚包好主的身体,像在包裹一份最珍贵的礼物。他一直默默凝视陪伴着主耶稣。日影西斜,孤坟并不冰冷,因墓里充满着约瑟对主的爱。圣经没有记载约瑟当时的心情,但我看到在爱里没有惧怕的约瑟。
安放主所爱的人
约瑟勇敢细心、慷慨无私、不计较地付出,只为好好安放一个死去的人——耶稣——他所爱和尊敬的。圣灵微小的声音在问:“你愿意像约瑟般安放主所爱的人吗?”我当然不是要预备坟墓!只是当宣教士身体或心灵出现毛病,在耗尽的边缘时,我们能提供一个安全、不受骚扰的环境和空间,让其好好疗伤休养吗?也许坟墓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在那里宣教士带着伤痕和泪水,可能还有尚在淌血的心,奄奄一息,赤裸地流露自己软弱无能的一面。他需要一个爱他的“约瑟”把他小心安放(Handle with Care),给他一个拥抱,能不加批判地专注聆听他的故事,与他同哭;明白他有声无声的感受,接纳他不能言喻的脆弱;包裹那看得见及看不见的伤口,从外到内一层又一层……你是那个“约瑟”吗?你愿意因着爱主的缘故而安放主所爱的人,纵然要付上不少代价?受伤的宣教士在那里与主面对面,让主触碰他的软弱,然后时候到了,他要像复活的主一样走出坟墓,从此生命不再一样。走进坟墓,死而后生,因“凡为我和福音的缘故失去自己生命的,将保全生命。”(可八35 下,《中文标准译本》)坟墓成为医治、重生和得胜的地方。
与主相遇因死得生
坟墓是我们的归宿,也是我们心灵的密室,但不用等到主怀安息的那天,现在就把自己安放在坟墓里,每天与主素颜相见,将自我中心、追求表现、忧虑恐惧及虚荣骄傲等一一埋葬,还有别忘记把一切的事工、所有的人和物都撇下,单单与主面对面。走进坟墓,因死得生,“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 上)。坟墓是我们天天与主相遇的地方。
——以上的内容来自《传书双月刊》【香港中信】
2021年6月号.第29卷.第3期.总第171期
原题:安放在坟墓里 (作者:林施丽辉)
(作者是中信国际差会协调主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