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问,这个短暂、有限的自己,到底要何去何从?
“相信自己”只是谎言
有朋友问我,“你信仰上帝,不是走在上帝的计划中吗?为什么同样有迷惘?”
我回答说,挣扎和信仰其实是兼容的。有信仰,就必定有怀疑和挣扎。因为这信仰不是应许我们走在平坦的柏油路上,而是常常面对崎岖和不平。
基督信仰不是追求生活安定,而是要我们不时跨出舒适圈。也正因如此,当初我才会愿意随太太来美国。在这个把上帝当作可有可无选项的时代中,怀疑本来就是信仰的正常产物。如果连一点怀疑和挣扎都没有,那可能只是走在了众人期待的路上,却未见得是信仰上帝的路。
“虽然我有点迷惘,但还是有感恩,有平安的”,我这样告诉他。
虽然因疫情被迫在家,但我也为有家可住、有饭 可吃感恩;为院子里盛开的玫瑰感恩;为森林中绽放 的野花感恩;为跟不相熟的邻居由衷打招呼感恩;为 能享有漂在湖面上,悠闲安静的时光而感恩……
我更为在生活中,我实际上仍拥有许多空间可以选择(比如选择来美国,选择露营,选择不抱怨自怜)而感恩。
我虽并非不惑,但我知道疑惑是为了“知天命”而需要付上的代价。信靠上帝,就是放手让这位宇宙万物的主宰来带领我前面的道路,无论前路如何,我都相信这是通往丰盛与祝福的唯一道路。
这样看来,孔子年四十,也未必能全然不惑,因为他也仍不清楚那个所谓的天命会不会带他到不想去的地方。
换句话说,信仰不只是口头上说要信靠上帝,更要积极地去放弃“相信自己”这个假象。
“相信自己”是一句最可笑的谎言。看那湛蓝又深不见底的湖水,看那冰川日积月累所雕凿出的U型谷,看那水流经年磨塑出的圆滑石头,还有那随处可见的千年老木,更别说天上的璀璨星宿,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宇宙多么广袤无垠,而我们自己又是多么渺小。 难怪诗人会说“人算什么”(参《诗篇》8:4),“自己”纵使活上百岁,却连一粒沙的年岁都比不上,那我们到底还要跟永恒的主宰争辩什么呢?而我们的眼睛何时才能真正看见,耳朵才何时才能真正听见诗人所说的,而不只是听信那些资本家、科学家及名嘴、政客。
走上不惑的关键
“如果相信上帝必会带领,现在不就能好好享受美好生活了吗?”我用曾劝诫太太的话来勉励自己。
理论上是。但现实中,我必须承认,这资本主义社会对我们的制约,实在是太强大。停下来休息,变得异常困难。我们就像正在高速赛跑的人,遽然停止,便容易受伤、摔倒。而一旦停下来,就会不断被超过,会有强烈的焦虑感。
在这个不断要求我们往上爬的功利社会中,我们走在看似平坦的大道上,其实是进入了一个个名为“相信自己”的仓鼠滚轮中,不停地跑,与别人赛跑,更与自己赛跑。许多人感到压力沉重,倦怠不已,甚至精神患疾,却仍在继续奔跑,停不下来。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跑得有意义吗?跑得有价值吗?
当我们不惑地跟随众人,随从一己私欲,跑出了新业绩时,真的敢肯定这就是一条天路吗?
何不停下脚步,早点来探索什么是真正的“知天命”,而不是执迷于自己的路?问一问,这个短暂、有限的自己,到底要何去何从?
我提醒自己,要停下脚步,从自我的仓鼠滚轮中爬出来,虽然有点头晕目眩,但我知道这是必要的代价。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开始走一条新路──希望是属天的道路,重新探索内心最深处的喜悦,找到生命最深的需要。
放手相信上帝,会有疑惑的代价,毕竟上帝的路超过我们所能想象的;比起相信那个有限、善变、脆弱的自己,我宁愿付出这小小的代价。更不用说,这条路看似崎岖,却有脚前的灯和路上的光,有着平安与深深的感恩,时刻伴随着我。 我躺在小船上,抛却了紧张挣扎,尽情地感受阳光的温暖和湖水的荡漾。我也学着优雅地欣赏沿路迤逦的风光。
——以上的内容来自《海外校园》【OC福音】http://ocfuyin.org
原题:在疑惑中知天命:一位职场边缘人的信心告白
(文 / 毛乐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